炎熱的夏天,汗水會帶走體內大量鹽分。這樣的天氣下,喝點什么樣的水才能補充營養,讓身體保持健康呢?
喝點含鹽飲料
出汗后如果單純補充水分,會越喝越渴,既達不到補水目的,還可能導致體溫升高、小腿肌肉痙攣、昏迷等“水中毒”癥狀的發生。 建議大家適當喝些含鹽飲料,其中含有大量的鈉、鉀等礦物質,可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帶來的礦物質流失。
專家提醒 喝鹽水時最好適量加些糖,以補充機體的能量消耗。
白開水是最好飲料
白開水中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內平衡,是最健康的飲料。
喝水方法也有講究,大口豪飲雖然痛快,卻使排尿和出汗量增加,導致更多電解質流失,還增加心血管、腎臟的負擔,容易使人出現心慌、乏力、尿頻等癥狀。水喝得太快太急,易與空氣一起吞咽,引起打嗝、腹脹。合理的喝水方法應是少量、多次、慢飲。
專家提醒 夏天戶外活動結束后,不宜立即飲水,應稍作休息,不要一次喝得太多。
乳酸菌飲料也不錯
乳酸菌飲料和茶飲料較適合夏天飲用。乳酸菌飲料中的活性乳酸菌對人體非常有益,能促進營養的吸收、調節胃腸道功能。
茶飲料則有利尿、防暑降溫功效,還有抗氧化、抗疲勞作用。茶飲料和茶水一樣,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有助于保護皮膚,減少紫外線輻射的影響。
專家提醒 碳酸飲料雖解渴,但除了熱量外,幾乎沒什么營養成分,而且含糖高,多喝易引起肥胖和糖尿病,尤其不適合孩子飲用。
冰飲料喝多了易中暑
專家告訴我們,冰飲料并不適合夏天解渴,大量飲用容易致病。冰水或冰飲料的解渴效果反而不如熱茶。
大量飲用冰飲料,會導致汗毛孔宣泄不暢、機體散熱困難、余熱蓄積,極易引發中暑。冰飲料、冰水、冷飲等溫度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20℃—30℃,大量冷飲進入體內,很容易刺激胃腸道,引起血管收縮、黏膜缺血,從而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和殺菌力,造成痙攣性疼痛,甚至導致腹痛、腹瀉。
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喝冰水、冰飲料除了導致胃部不適,還可能引起腦血管痙攣,從而引發心絞痛等,因此,一定不能喝冰水。此外,運動后也不宜喝冰飲料,因為鍛煉時體內血液大多集中在體表,消化系統暫時處于貧血狀態,冰凍飲料喝下后將對貧血的胃腸產生強烈刺激,使血管收縮而加重貧血。
專家提醒 可以把白開水或飲料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感覺不冰手時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