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不少家廚煲粟米湯時都把粟米需除掉,其實粟米需有調節身體血糖的作用,不要錯過這食療用料。
中醫表示,粟米仁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粟米芯和粟米需則有利尿、祛水腫、降脂、降血壓、降血糖之功效。
據了解,吃素的朋友更可常用粟米作日常食材,假日煮一鍋素上湯儲存冰箱備用。
據了解,所用的是粟米芯,買回來的新鮮粟米用刀切下粟米粒,可用來炒雜菜粒粒(加些豆粒、蘿卜粒、咸菜粒、果仁粒共炒);而粟米芯就用來熬素上湯,與紅蘿卜和大豆芽熬出味來,清新鮮美,用來作湯底、粥底或素菜勾芡用,能增添鮮甜口感,所費廉宜,而且有營養兼具清熱祛濕食療功效。
據了解,平日用粟米煲湯,可配搭許多瓜、蔬,如紅蘿卜、冬瓜、佛手瓜等;也可以配豆類或薏米、芡實等。不過,如想突出粟米湯的健脾祛濕和胃作用,也可用粟米(連需)加淮山、芡實、陳皮一角;或粟米、紅蘿卜、雪耳、無花果(陳皮、姜)。
據了解,家中若有糖尿病患,必用粟米需(其實亦可加粟米芯或整條粟米一起煲),現代營養研究指玉米中含大量B族維生素,能增食欲,健脾胃。利尿以玉米需為佳,降脂作用以玉米油為佳。
中醫學認為,粟米能「固中開胃、降脂通絡」。粟米中有豐富的纖維素和多種有機物質,能幫助腸壁血管擴張,增加腸壁蠕動,提高膽汁分泌,縮短食物中的有害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加快廢物的排出,減低大腸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