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臺山又稱清涼山
五臺山位尊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還以“清涼世界”聞名于世,號稱“華北 屋脊”,夏季平均氣溫不足20攝氏度。位于山西省東北部五臺縣境內。五臺山方圓約300千米,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頂平坦如臺,故名五臺。又因山上氣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別稱清涼山。
主峰葉斗峰,海拔3058米,為華北第一高峰。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五臺山又以其建寺歷史之悠久和規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日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等國享有盛名。
五臺山由五座臺頂組成。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中臺翠巖峰、西臺掛月峰、北臺葉斗峰。這五座臺頂,五個山峰,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其中,以北臺為最高,海拔高度達3061.1米,為華北最高峰,被稱為“華北屋脊”。臺頂年平均氣溫為-2℃,極端最高氣溫也只有20℃,極端最低氣溫達零下44.8℃,七月份最熱時,平均氣溫為9.5℃,為此,五臺山又名清涼山。每當別處熱浪滾滾,五臺山的最高氣溫只有28℃,最低氣溫在15—18℃之間,五座臺頂全被清涼所籠罩。這些臺頂中,蘊藏著萬年不化的堅冰。

五臺山
據《清涼山志》載:“以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涼。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每年農歷四月解冰,農歷九月積雪,盛夏季節,綠草紅花伴隨臺頂千年不化的堅冰,山高氣爽,清涼宜人,清風徐徐,拂人面頰,有時天上飄過幾片白云,地上就灑一陣碎雨,復又陽光燦爛,滿目清新,盛夏白晝,氣溫適中,早晚還略有些涼意。尤其是每到農歷6、7月份,別處驕陽似火,熱浪滾滾,而這里的平均氣溫僅19—23℃,此等景象,別處少有,讓人稱心愜意,流連忘返。
金代詩人元好問有詩贊曰:“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重,此景只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正因如此,每到夏季到五臺山避暑消夏、朝山覽勝的游人紛至沓來。有人曾嬉戲評價五臺山:逛寺廟,在陰處看著神像心朝拜;朝五臺,在山頂裹著被子數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