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當代社會,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答:因為社會需要佛教,而且佛教深入民心。其實并不是現在才開始深入的,佛教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延續至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接觸到佛教的一些思想。在我們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中,會有學佛的信徒;在我們學習的傳統文化中,更離不開佛教的影響。但這些只是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不一定是正面的,甚至有一些歪曲的部分。所以一般人從這些表面的現象去認識佛教,往往會產生很多的誤解。譬如我們看到周圍的人來寺院燒香拜佛,會以為學佛是保佑平安的一種手段;我們看到少林寺的電影,會以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才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內涵;我們看到小說的魯智深因為殺人而出家,又會以為那些和尚都是因為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才去出家。所以,要對佛教真正有所了解,還是需要認真地學習。我個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沒有煩惱,要想解脫人生的痛苦,要想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味,要想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都可以從學佛入手,以佛法的智慧來解決這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