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 曼德勒及周邊古城:荒涼原野上的皇家故城,緬甸藝術的中心 。
曼德勒,19世紀緬甸英明君主敏東王之故都,至今仍是全國文化和經濟的中心。曼德勒的文化受著鄰國文化如印度、泰國文化的深刻影響,有著緬甸最優秀的劇團和藝術家。曼德勒的寺廟曾經是全國各地修建寺廟的樣板。已經相當現代化的曼德勒幾乎是緬甸最激動人心的城市,繁忙的中緬公路使它充滿了邊境貿易的活力。來來往往的遮著帆布的運輸卡車,使曼德勒成為名副其實的通衢要道。曼德勒也是從云南陸路前來的中國游客第一座達到的大城市,它的“中國化”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據說曼德勒的建城歸功于佛陀的意愿,今天佛教的最大社團之一仍舊居住在曼德勒山腳下。
許多人認為真正吸引人的是曼德勒附近的一些古城,在緬甸古代綿延不絕的征戰中,它們大多輪流做過都城,留下了不少令好古者憑吊追思的地方。比如阿馬拉布拉城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柚木古橋,阿瓦鎮是緬甸第二王國期間著名的阿瓦王朝的古都,當四輪馬車載著你沿著建筑群間的林蔭道奔跑時,時光會恍若倒退。實皆市則位于曼德勒西南21公里伊洛瓦底江畔,那里的佛塔星羅棋布,金碧輝煌,佛教氣息十分濃厚。由于地理位置集中,這些古跡用一天時間就可一一看完。
第二站 賓烏倫Pyin U Lwin:殖民地風情最濃的避暑勝地。
又稱眉謬(Maymyo)賓烏倫市的鐘擺好像永遠停留在殖民時代,從那時到現在這個地方都是避暑的勝地。今天,這里還有模仿倫敦大笨鐘(Big Ben)的大鐘,由一位英國上校留下的植物園,四處散落著殖民風格的邸宅。在忍受了曼德勒平原的高溫后,可以在這里找到潔凈和涼爽。
第三站 蒲甘平原Bagan:最具旅游價值的千塔圣地。
對很多人來說,蒲甘古城是他們緬甸甚至亞洲之旅的目的地,它是亞洲三大佛教遺跡之一,是緬甸的吳哥城。蒲甘平原是緬甸黃金時代的縮影,尤其是日落時分,人們會在千塔之都的美景前止住呼吸。在蒲甘,古老的佛塔和寺廟許多都有近千年歷史,造型簡潔生動,鍍金的不多,透出沒有粉飾的原真之美。壁畫、雕刻和銘文組成緬甸佛教藝術的精華隱藏在半明半暗的寺廟的回廊里,世界級的珍寶隨處可尋。
第四站 吉諦瑜Kyaiktiyo:非凡的金巖石 最難忘的朝圣之旅。
很多游人眼里結梯約的金巖石甚至是緬甸的象征。貼滿金箔的大巖石岌岌可危地矗立在山頂,不知道怎樣的工程力學使它一直這么懸在那里。雖然很遠就可以看到金巖石,但上山的路途很艱辛。在吉諦瑜會遇到真正的朝圣大軍。
第五站 妙烏Mrauk U:與世隔絕的古代圣地。
若開同緬甸其他地方隔絕,它是一個保留了獨特文化的地區和民族,足以為旅游者提供驚喜。若開地區的妙烏是可以同蒲甘平原媲美的圣地,但它的佛塔大多依山而建,具有別樣的景致,與蒲甘相同的是,它們日出和日落的風景都很美麗。1994年的地震后摧毀了很多古跡,但其重建的進程比蒲甘要緩慢。由于這里是公共交通難以到達的地方,只有那些真正的旅行家或享有特權的人才可以享受這里的清凈。
第六站 勃固Bago:翻新的佛塔,消逝的古王朝。
蒲甘王朝被元朝的蒙古人所滅后,孟族在緬南勃固地區建立了勃固王朝。在16—18世紀中葉成為東吁王朝的首都。這里也有許多佛塔和佛寺,但大都經后人修復。紀念二戰的“盟軍殉職軍人墓地”也在該地。
第七站 毛淡棉Mawlamyine:見證殖民時期的歷史,世界最大的新修臥佛。
緬甸第三大城市,重要港口,貨物周轉量僅次于仰光。城市風光如畫。盛產象牙、銀器和柚木雕刻。
第八站 仰光Yangon(Rangoon):大金塔、殖民地時期建筑與東南亞濃蔭的混血街區、下午茶、夜晚的中國城集市。
仰光是緬甸的必游之地。很少亞洲國家的首都能像緬甸那樣保持著真實的原貌,至少是到上個世紀中期的原貌。雖然也開始為了旅游而大興土木,但最初由英國人規劃的整潔在這里幾乎還沒有變化。佛塔在高高的山丘上閃爍著眩目的金光,虔誠的佛教徒們不停地在寺廟、集市和佛塔之間徘徊,世俗和宗教的奇妙組合在仰光形成了迷人的氣氛。這個非同尋常的城市值得你用較長的時間逗留,建議你將這個具有總結意義的城市留在緬甸之行的最后幾天,真正懂行的游歷應該從曼德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