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顯經海路歸國,途經耶婆提國(今蘇門答臘或爪哇),“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與法顯同一商船東行的旅客中,也多是婆羅門。如此,則直到5世紀初,佛教在南洋群島尚未廣泛流布。
據《高僧傳》載,5世紀上半葉,罽賓僧求那跋摩經師子國到阇婆國(爪哇),說王母及王歸信于佛教,由此一國皆從受戒;王為跋摩立精舍,導化之聲,播于鄰國。佛教對今印度尼西亞境的影響,當自此開端。跋摩后經林邑、廣州抵達梁都建鄴。
近代考古發現,馬來西亞吉打州武吉旅林有5世紀的佛寺遺址,其中一石上刻有屬印度跋羅婆字體的梵文佛偈;霹靂州亦有一塊梵文碑銘,除佛偈外,另有為船主佛陀笈多求平安的刻文。這些材料可與中國文獻記載相印證。 |